|
文章內容
咚咚咚鏘!咚咚咚鏘!舞獅賀歲,喜鬧新春。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。春節期間,許多地方都有舞獅、扭秧歌的習俗,留壩也不例外,江口鎮的“獅子”、彩船、秧歌有著悠久的歷史,遠近聞名,深受當地群眾喜愛。 與以往不同,除了老藝人,在今年的春節表演隊伍中,秧歌隊里“混”進了一群小家伙,他們小手捏著綢布,靈活地上下擺動,綢面翻飛、雙腿隨著節奏前后進退,秧歌動作輕快自如,表情詼諧幽默,逗的圍觀群眾笑聲不斷。這些小家伙來自江口鎮民俗表演團隊,他們基本上都是上學的學生,因為平時就喜歡扭秧歌、舞獅這類的民俗表演,就加入了表演團隊,在課余時間,練習節目。小家伙廖雨萁說:“平時在課間,李老師就會給我們表演扭秧歌、舞獅的節目,我們就跟著學一學,很有意思! 廖雨萁說的李老師就是江口鎮中學教師李根成,是江口鎮民俗表演團隊的主力軍。他十多歲的時候就跟著村上老一輩人學習舞獅,作為一名舞獅傳承人,他肩負的不僅僅是技藝傳授,更重要的是把舞獅人堅毅的精神及文化精髓傳承下去。李根成經常利用課余時間,給學生們表演舞獅子的技巧,激發學生興趣。就這樣江口鎮民俗表演團隊出現了年輕的身影,李根生說:“身為老師,我也希望優秀的民俗文化能夠走進我們的校園,從小孩子抓起,讓更多的年輕孩子了解民間文化,培養他們的傳統美學觀! 江口鎮民俗表演團隊,是由江口鎮喜愛民俗文化的群眾自發組建起來的,經常在江口鎮為大家表演民俗節目,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,今年在籌備元宵晚會時,團隊人員“青黃不接”,很多人年齡偏大,身體承擔不了繁重的表演,一時間出現了缺人、缺物、缺資源等問題,江口鎮黨委政府在得知這一情況后,第一時間統籌協調,一方面邀請鎮上喜好傳統文化老藝人為團隊重新編曲、排唱詞;另一方面積極動員村上年輕人加入傳統文化表演隊伍;同時,李根成也推薦自己的學生加入民俗表演,為民俗表演注入了新鮮的“血液”。經過各方不懈努力,江口鎮表演團隊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成功亮相,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。 近年來,江口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,將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與基層治理、文明鄉風建設有機結合。建造鄉村文化大舞臺,摸排民間技藝人員,號召組建村舞獅隊、舞蹈隊、文藝演出小分隊,圍繞家鄉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成就等充分挖掘本村紅色資源,積極組織創作鄉村特色文藝作品,進一步留住歷史、傳承文明,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,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和強勁活力,助力文化振興。 |